重钢新区开创了世界钢铁企业厂内无铁路运输的历史,真正实现了钢铁流程简单化、紧凑化和准连续化。重钢集团副总经理董荣华介绍。重钢以环保搬迁为出发点,结合自身实际,创造性的开发了“平车+吊车”的“一罐制”技术。这技术是指直接采用炼钢铁水罐运输铁水,将铁水的承接、运输、缓冲贮存、预处理、兑铁、容器快速周转及铁水保温等功能集成为一体的技术。
重钢新区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,无缝方管大胆地突破传统,采用闭环式生产,把清洁生产、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融为一体,实现钢铁产品制造、能源转换、废弃物处理消纳三大功能,呈现“采用高效化工艺、生产高质量产品、实现高清洁生产”的“三高”态势。这有别于传统钢铁流程中物质单向线性流动、开放式生产、仅能实现钢铁制造功能等特点,从而较好地规避了传统钢铁流程制造过程中成分、温度波动大,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,污染严重等不利因素。另外,虽然重庆身处内陆,但长江黄金水道以及公路、铁路运输系统发展较完善。对于我国内陆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言,同时具有江河、铁路、公路三种运输方式的企业不多,重钢新区有此优势,为减少物流成本创造了条件。新区采取皮带、管道、辊道等运输方式的综合使用,厂内、外道路运输总量可达2075.4万吨,吨钢物流运量比为1:3.2,远低于通常厂内吨钢物流运量比1:6,且物流更为顺畅、成本大大降低。
新重钢总图运输快捷顺畅。根据地形的特殊状况,新区充分利用了地形、地势,总平面布置与自然场地的有机结合、场地竖向采取多台阶布置,达到工程量省、建设快,长期运营费用低的目的。目前新重钢吨钢用地指标达0.6平方米,较大渡口老区下降40%,达到甚至引领国际先进水平。这与铁-钢界面采用“一罐制”、钢轧界面热送热装、炼钢-精炼-连铸-连轧高效快节奏运行等是分不开的。
“一罐制”技术设计上取消了混铁车运输中约18千米长的铁钢区域铁路线路、4台GK型内燃机车、45组铁路道岔和信号通讯设施,使总图布置更紧凑,真正实现铁钢流程准连续化布局及生产组织,可以取消炼钢车间倒罐坑,减少一次铁水倒罐作业,具有工艺流程短、车间布局紧凑、减少铁水温降约45℃~50℃等特点,可大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,实现铁钢界面紧凑——准连续链接。“一罐制”系统投用2年多来,很好地解决了“一罐制”技术在设备运行可靠、铁水计量准确、铁钢系统匹配、生产信息通畅、罐车故障防止等方面的技术短板,为重钢新区的生产顺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经核算,2011年“一罐制”技术带来的温降运行经济效益达2585万元。
http://www.wxfgdx.com
|